按物資的自然屬性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如下3類:
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
非金屬材料,包括木材、煤炭、化工、紡織、建材等;
機電產品,包括電機、電線、儀表、機械設備、電子和光學儀器及液壓配件等。
采用這種分類方法,便于編制物資供應目錄,也便于物資采購、存儲、保管和運輸。
按物資的使用范圍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如下5類:
基本建設用物資;
生產產品用物資;
維修用物資;
科研及新產品開發用物資;
工藝裝備用物資。
按物資的管理體制
按物資的管理體制,可以分為如下3類:
國家統一分配物資;
中央各部分配物資;
地方分配物資(以上三類統稱“計劃分配物資”);
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俗稱“修舊利廢”。指將生產和生活消費中可以利用的下腳料、邊角料、廢舊物和廢棄品等,加以收集整理、加工改制,再轉化為有用物資的一系列工作。廢舊物資大體上有三類:(1)生產自身返回的,如鋼鐵廠軋鋼過程中產生的切頭、切尾,鑄鋼過程中的注余、廢錠、廢模和漬鋼,木材采伐中的枝丫、樹皮等;(2)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如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切屑、邊角余料,木材力工中的鋸末、刨花等;(3)使用過程中的廢舊物和庋棄物,如報廢的機器設備,損壞的塑料、檫膠、玻璃等。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廢舊物資的量會越來越大。積極回收利用廢舊物資,可以變無用為有用,化害為利,保護環境衛生,促進生產發展。
物資是物質資源的簡稱,它既包括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物資財富,又包括經過人的勞動所取得的勞動產品;既包括可以直接滿足人們需要的生活資料,又包括間接滿足人們需要的生產資料。 按物資在生產中的作用 主要原材料,指構成產品實體的物資; 輔助材料,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有助于產品形成但不構成產品實體的物資; 燃料,指產生熱能、動力的可燃物質,主要是含碳物質或碳氫化合物; 動力,指用于生產和管理等方面的電力、蒸汽、壓縮空氣等; 配件,指準備更換設備中已磨損和老化的零件和部件的各種專用備件; 工具,指在生產中所消耗的各種刀具、夾具、量具等。 采用這種分類方法,便于企業制訂物資消耗定額,計算各種物資需要量和產品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