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金屬作為一種再生資源,在礦產資源日益緊缺的背景下,地位日漸突出。我國雖然地緣遼闊,但有色金屬資源并不足夠豐富,需要進口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我國廢金屬的利用率卻相對較低,隨著各種廢金屬回收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廢金屬的利用率將得到穩步提升。“十一五”期間,我國共產粗鋼15.4億噸,消耗廢鋼2.39億噸,為鋼產量的21%,也就是說有21%的鋼是用廢鋼冶煉的,而世界平均水平為40%至50%,差距較大,意味著我國廢鋼資源的應用潛力還很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色金屬需求持續增長。中國有色金屬產量連續幾年位居全球首位,成為有著巨大產量和消費量的國家。
廢金屬和VC混合料再生新技術具體做法是:將混有氯乙烯的廢舊金屬送入800-900攝氏度的熔化爐內,氯乙烯和金屬發生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氯完全和金屬發生反應,從而不會產生劇毒物質二惡英。 利用不同金屬氯化物氣化時的溫度差可以按照種類回收金屬。在實驗爐階段進行的實驗結果表明,97%的鋅和鉛、95%的鐵都可以得到回收。
鐵是工業部門不可缺少的一種金屬。鐵與少量的碳制成合金——鋼,磁化之后不易去磁,是優良的硬磁材料,同時也是重要的工業材料,并且也作為人造磁的主要原料。鐵有多種同素異形體。
鐵是比較活潑的金屬,在金屬活動順序表里排在氫的前面,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是一種良好的還原劑。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氧氣中卻可以劇烈燃燒。
鐵是變價元素,0價只有還原性,+6價只有氧化性,+2,+3價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在置換反應中一般顯+2價,但有少數顯+3價,如溴化亞鐵和過量氯氣反應:
常溫時,鐵在干燥的空氣里不易與氧、硫、氯等非金屬單質起反應,若有雜質,在潮濕的空氣中易銹蝕;在有酸、堿或鹽的溶液存在的濕空氣中生銹更快。在高溫時,則劇烈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Fe3O4,赤熱的鐵和水蒸氣起反應也生成Fe3O4。加熱時均能同鹵素、硫、硅、碳、磷等化合。除生成+2和+3價氧化物外,還有復合氧化物Fe3O4(磁鐵的主要成分)生成。
鐵易溶于稀的無機酸中,生成二價鐵鹽,并放出氫氣。在常溫下遇濃硫酸或濃硝酸時,表面生成一層氧化物保護膜,使鐵“鈍化”,故可用鐵制品盛裝冷的濃硫酸或冷的濃硝酸。在加熱時,鐵可以與濃硫酸或濃硝酸反應,生成+3價的鐵鹽,同時生成SO2或NO2。
不銹鋼(Stainless Steel)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腐蝕介質(酸、堿、鹽等化學浸蝕)腐蝕的鋼種稱為耐酸鋼。
由于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而使他們的耐蝕性不同,普通不銹鋼一般不耐化學介質腐蝕,而耐酸鋼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不銹鋼”一詞不僅僅是單純指一種不銹鋼,而是表示一百多種工業不銹鋼,所開發的每種不銹鋼都在其特定的應用領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關鍵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確定正確的鋼種。和建筑構造應用領域有關的鋼種通常只有六種。它們都含有17~22%的鉻,較好的鋼種還含有鎳。添加鉬可進一步改善大氣腐蝕性,特別是耐含氯化物大氣的腐蝕。
不銹鋼指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和酸、堿、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又稱不銹耐酸鋼。實際應用中,常將耐弱腐蝕介質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介質腐蝕的鋼稱為耐酸鋼。由于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前者不一定耐化學介質腐蝕,而后者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不銹鋼的耐蝕性取決于鋼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