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池也叫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細小的水體。界定池塘和湖泊的方法頗有爭議性。一般而言,池塘是細小得不需使用船只渡過的。另一個定義則是可以讓人在不被水全淹的情況下橫過,或者水淺得陽光能夠直達塘底。池塘這個詞匯亦可能只用于人工建造的水池。
水池應盡量采用標準設計,或按五級建筑物根據有關規范進行設計。水池池底及邊墻可采用漿砌石、素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最冷月平均溫度高于5℃的地區也可采用磚砌,但應采用水泥砂漿抹面。池底采用漿砌石時,應座漿砌筑,水池砂漿標號不低于M10,厚度不小于25cm。采用混凝土時,標號不宜低于C15,厚度不小于10cm。土基應進行翻夯處理,深度不小于40cm。池墻尺寸應按標準設計或按規范要求計算確定。
隨著科技的進步、國內經濟的發展,需要基礎建設的水池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人們研發出來新型支架水池,這些可以移動的支架水池,可以使用在臨時用水的地方,如展覽館、體育場、游泳館、廣場等動漫水世界里面,這些水池是由鋼架和加網聚醚乙稀pvc布料組合而成,故名支架水池。高度在60cm--150cm,長寬尺寸在2x2m至50x50m范圍。
池體設計
池體由四部分構成:①池身。一般用磚、條石 、混凝土預制塊漿砌,水泥砂漿抹面而成。壁厚0.25m,襯砌材料為M7.5水泥砂漿,表層用M10水泥砂漿抹面,加蓋,需配置沉沙池及引水溝。②泄水口。設置于池壁的正常蓄水位處。③池沿。全埋式蓄水池池沿應高于地面0.25m,以防池周泥土及污物流入池內,一般用磚、條石 、混凝土預制塊漿砌而成。④池底。池底一般采用鍋底形,C15混凝土嵌底,要求拌合均勻,澆筑用機械振搗,做到密實平整,厚度0.1~0.2m,表面用M10水泥砂漿抹面。在池底澆筑的同時應砌側墻基礎磚,以使側墻基礎與池底混凝土連接為一體。為便于水池清洗和維修,在底部設一根直徑0.1m的放空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