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通風系統設計標準
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2003)。
2、《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4-2002)。
3、《簡明通風設計手冊》(GB50194-2002)。
4、《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BJ29-2002)。
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4-96)
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7、《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8、《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9、《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10、《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
11、本公司相關資料及甲方提供的相關資料。
醫院手術室設計方案
1、潔凈手術部的組成
手術部是由若干手術室及為手術室服務的輔助用房(輔助區)組成。輔助區又分直接和間接為手術室服務用房。直接為手術室服務的功能房間有:無菌敷料存放室、藥品存放室、一次性無菌用品室、無菌器械貯存室、麻醉室(包括麻醉復蘇室)、刷手室、護士站、準備室、潔凈走廊、清潔走廊等。間接為手術服務的房間如:辦公室、會議室、示教室、值班室等,其外延又涉及有家屬等候室、CU、輸血科、病理科等。手術部是以手術室為核心,組合成相對獨立的醫療功能單元。
2、潔凈手術部分區
(1)辦公教學區主任、護士長、醫生、護士辦公室、示教室。一般潔凈要求30萬級,位于手術室清潔區的一端,有單獨的通道。
(2)醫務人員通過區包括換鞋、一更、淋浴室、二更、直吹室,一般位于清潔區,30萬級。
(3)潔凈手術區包括潔凈走廊,10萬級。另外可劃分百級手術室區、萬級手術室區、防輻射手術室區、負壓感染手術室區:前緩沖室、單獨刷手間、藥品器械室、負壓手術室(100級、萬級)、單獨洗消室、后緩沖間。進入手術室的潔凈走廊一般為10萬級。出手術室或傳遞窗將醫療廢物及污染的器材運出的走廊為清潔走廊,一般為30萬級。
(4)潔凈輔助區物品、器材、一次性無菌物品存放間,麻醉準備間、麻醉復蘇間、藥品間、護士站、麻醉醫生休息室等在此區,一般為10萬級。
(5)清洗區如果是手供一體的手術室有單獨的清洗、、區域,后物品直接進入無菌間。如果手、供分開的,手術室僅有個污洗室,位于清潔走廊的一端,手術室僅進行初洗后通過污物電梯運送到供應室、供應室將物品通過清潔電梯傳送到手術室間。污洗室為污染區,為常壓或微負壓。
(6)其他區域醫生、護士值班室可為30萬級。在手術室外圍還可設手術家屬等候區、洽談室、教學室(閉路電視教學)。
醫療中心實驗室設計前期準備
1、確定監測實驗室的功能間和面積。這就需要實驗方提供相關數據,包括醫療中心內已開展的檢測項目和近3年準備開展的檢測項目;每日的門診量和醫院的床位數。或者有些實驗方內部已經做好相應規劃設計的,可以直接提供所需功能間的名稱、面積。
2、確定實驗室的主要檢測使用設備。填寫工藝設備一覽表,由實驗方相關負責人盡量填充已確定需要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設備、數量、尺寸、型號、重量、電壓、功率等;如遇到不能確定的,或者不甚明白的,實驗室設計人員會給相關負責人以技術指導。因為這些設備的相關信息直接決定后續工藝設計的把控、施工過程中地基怎么處理等系列問題。
3、實驗方需要向設計師提供一份建筑平面圖,并與工程設計人員協商確定檢驗科人員、清潔物、污物的出入口,并且人流物流路線不應和整個大樓的人物流路線沖突。
4、在初步設計方案確定后,應協助設計人員與行業內專家進行一次溝通,以優化設計方案。
干細胞庫實驗室設計
干細胞技術屬于新型的生物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細胞療法,同時也是再生醫學的核心,因此成為許多國家爭先研究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國對干細胞的研究同樣不遺余力,幾乎與發達國家同步,并有自己的獨特優勢。隨著國家政策閘門拉開,在一系列重大科技專項中,對以臨床應用為目標的干細胞技術及產品研發給予了連續的巨額資金和各方政策支持。
《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號)》和《干細胞制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國衛辦科教發【2015】
46號)》
功能作用:
干細胞臨床研究指應用人自體或異體來源的干細胞經體外操作后輸入(或植入)人體,用于疾病預防或的臨床研究。
工藝流程:
體外操作包括干細胞在體外的分離、純化、培養、擴增、誘導分化、凍存及復蘇等,不包括基因水平的操作。
建設基本要求:
1、人員流、樣本流、污物流嚴格分開;
2、生產區、辦公區、設施區獨立分開;
3、接收取樣工作區與制備區隔離并獨立(潔凈環境),取樣操作應在A級潔凈環境。
4、非完全密封的細胞操作(如分離、培養、灌裝等)以及與細胞直接接觸的無法終端的試劑和器具的操作,此功能間環境應為B級潔凈環境,局部操作為A級潔凈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