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大量現代化大型建筑體系的出現,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已不能適應建筑施工發展的需要,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新型腳手架是當務之急。實踐證明,采用新型腳手架不僅施工可靠,裝拆速度快,而且腳手架用鋼量可減少33%,裝拆工效提高兩倍以上,施工成本可明顯下降,施工現場文明、整潔。
與墻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于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采用的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采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于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的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縱向水平桿可采用對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如采用對接扣件方法,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如采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 m,并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
連墻件的設置
根據建筑物的軸線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設置一個。在垂直方向應每隔3~4米設置一個,并要求各點互相錯開,形成梅花狀布置,連墻件的搭設方法與落地式腳手架相同。
垂直控制
搭設時,要嚴格控制分段腳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
腳手板鋪設
腳手板的底層應滿鋪厚木腳手板,其上各層可滿鋪薄鋼板沖壓成的穿孔輕型腳手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