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肖老師認為:“教師在教學課堂中不能只關注學科層面的知識,還要關愛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她在日常工作中也以此為行動指南,這表明肖老師所處的教師發展階段是( )。A. “虛擬關注”階段B. “自我更新關注”階段C. “生存關注”階段D. “任務關注”階段2. 初一(6)班的康老師跟同事抱怨:“有的學生學習習慣差,怎么也學不好,他到了初二、初三肯定跟不上。”康老師的這種說法( )。A. 忽視了學展的整體性B. 忽視了學展的不可逆性C. 忽視了學展的階段性D. 忽視了學展的未完成性3. 某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市里名師錄制課堂教學視頻,并提供給農村教師作為教學資源。該做法( )。A. 合理,有助于實現教育公平B. 合理,有助于教師流動C. 不合理,忽略了學生差異D. 不合理,干擾了教學程序4. 在現有教材基礎上,陳老師從大量名著中為學生精選閱讀材料。這表明陳老師具有( )。A. 良好的課堂評價能力B. 良好的課堂管理能力C. 良好的課程開發與意識能力D. 良好的課堂觀察能力5. 下列選項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的是( )。A. 國家教材委員會B. 中央軍事委員會C.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D.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6. 某縣人民政府不顧薄弱學校的實際需求,將有限的教育資源投入到兩所優質初中,該縣政府的做法( )。A. 合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B. 合法,縣級政府有權自主管理C. 不合理,應當均衡配置教育資源D. 應平均分配教育資源7. 汪某就讀于某師范大學全日制教學教育本科專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他可以享受( )。A. 醫療補貼B. 購房補貼C. 專業獎學金D. 國家獎學金8.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某一中學要求在校生集體進行捐款,用于教育設備和圖書購買,該中學應受到由教育行政部門給予其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的( )。A. 民事制裁B. 行政處罰C. 刑事處罰D. 行政處分9. 由于琳琳的父母外出務工,琳琳無人看管。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應當( )。A. 指定琳琳所在學校為監護B. 委托琳琳的伯父代為監護C. 要求當地人民政府監護D. 要求當地民政部門代為監護10. 13歲的初中生王某為了網上購買游戲,多次進行偷竊學校財物行為,對其行為處理不包括( )。A. 給予警告或記過處分B. 送到專門學校進行矯治C. 處以有期徒刑和罰金D. 由家長和學校嚴加管教11. 中學生小卓逃課想去網吧,正翻越圍墻時,聽到有同學說“老師來了”,由于精神緊張從墻上掉了下來,導致右腳扭傷。關于這一事故中學校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學校不承擔賠償責任B. 學校應承擔連帶責任C. 學校應承擔補充責任D. 學校應承擔賠償責任12. 因未能及時繳納住宿費,學生沈某被班主任取消了參加學校運動會的資格。陸老師的這種做法( )。A. 體現了學校對學生實施獎勵或處分的權利B. 體現了學校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權利C. 侵犯了學生參加教育教學安排的各種活動的權利D. 侵犯了學生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的權力13. 某中學在招聘新教師時,對擬聘教師進行了心理健康測評。依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對該人心理健康測評的結果,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 應作為教師聘用的重要參考B. 應作為教師聘用的前提條件C. 應作為教師聘用合同的內容D. 應作為教師聘用的直接依據14. 孫曉波經常被王老師在課堂上點名批評: “孫曉波又遲到了”“孫曉波的試卷訂正總是有錯誤”。孫曉波跟同學說:“老師天天訓我,讓我很沒面子,我就更要給他添點亂子。”該事例表明王老師應該注意( )。A. 優化出分的方法B. 重視學生的學習C. 加大懲罰的力度D. 尊重學生的人格15. 一年來,任老師的家人接二連三地生病住院,她每天下班后都要到醫院去照顧。可是,她仍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耐心地解答學生的困惑。任老師的做法體現的教師職業行為選擇標準是( )。A. 功利性與超功利性的統一B. 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C. 根本性與確定性的統一D. 全局性與穩定性的統一16. 學生曉齊連續幾天沒有按時上交數學作業,李老師主動與家長聯系,了解情況后提出優化家庭學習環境的具體建議。李老師的做法體現的家校合作要求是( )A. 教師應承擔對家庭教育的管理職責B. 學校教育應保持根本利益的一致性C. 家庭教育應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D. 家長應服從教師的教育要求
參考答案1. B解析:自我更新關注階段。葉瀾的五階段理論,“自我更新關注”階段:教師能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積累了比較科學的個人實踐知識。教學不僅局限于幫助學生獲得學業上的發展,而且在師生互動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此階段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高境界,只有那些不懈追求專業發展的教師,才有可能進入這一個發展的階段。2. D解析:發展的未完成性。學生是發展的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老師直接斷言學生跟不上班,否認了學展的可能性,忽視了學展的未完成性。3. A解析:合理,有助于教育公平。名師教學視頻提供給農村,有助于促進農村地區教育的發展,促進教育公平。4. C解析:教師具備良好的課程開發意識與能力。題干中教師為學生挑選閱讀材料,是對課程資源的開發。5. D解析:根據《憲法》第三條,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是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6. C解析:不合理,應當均衡配置教育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7. 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辦好師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勵青年進入各級師范學校學習。各級教師進修學校承擔培訓中小學教師的任務。非師范學校應當承擔培養和培訓中小學教師的任務。各級師范學校學生享受專業獎學金。”8. D解析:《教育法》第七十八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9. B解析:琳琳的情況不屬于民政部門臨時監護的情況,琳琳的伯父更加合適。10. 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未成年人實施刑法規定的行為、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經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評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公安機關可以決定對其進行專門矯治教育。”題目中王某是未成年人,不能給予刑事處罰。11. A解析: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三條,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學校行為并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12. C解析:不讓學生參加運動會,是侵犯了學生參加教學安排活動的權利。13. A解析:文件第十條規定:“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結合實際探索開展擬聘人員心理健康測評,作為聘用的重要參考。”14. D解析:王老師在課堂上的點評批評傷害了學生的自尊,應注意去尊重學生的人格。15. A解析:教師道德行為選擇的標準包括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主觀與客觀性的統一,以及功利性與超功利性的統一。所謂功利性,是說任何道德行為選擇的確立,都反映著人與人之間一定的利益關系。與此同時,教師道德行為選擇的標準又具有超功利性。首先,教師道德行為選擇的標準雖然來自利益關系,但它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有著自己特殊的地位、職責和使命,與利益關系不是直接的一對一的決定關系。其次,教師道德行為的選擇標準雖然反映著利益的要求,但這種利益是社會整體的利益,而不僅僅是教師個人的利益。再次,教師道德行為選擇的標準在許多場合不但與教師的利益無關,而且是剛好相反。標準要求教師去選擇那些具有很高價值的可能性,這種選擇總是或多或少地需要教師做出個人犧牲。16.B解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即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