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勘查
1.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即行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必須保護好現場,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須嚴格在承諾制度的時間內快速趕赴現場,并快速處置現場。
3.進行現場勘查包括現場訪問、攝影、制圖、丈量、勘驗等系列工作?,F場勘查必須做到依法、及時、、準確。
4.現場勘查記錄經復核無誤后,應要求當事人或見證人在現場圖上簽名。
5.為檢驗需要,必要時可扣留肇事車輛和當事人的相關證件。
6.與當事人預約事故處理時間。
7.事后展開調查必須依法進行,包括詢(訊)問、痕跡提取檢驗、技術檢測、損害評估和其他必要的鑒定。
賠償調解
1.收集與損害賠償相關的證明、票據、各種資料。
2.在確認傷者終結或確定損害結果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詢問各方當事人或代理人是否愿意進行賠償調解。愿意調解的,調解次數多為兩次;不愿意調解的,告知當事人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調解成功后,制作《調解書》,并分別送交當事人。
4.調解未成功的,應當填寫《調解終結書》,送交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023年4月,公安部推出公安交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10項便利措施,其中包括推廣輕微交通事故線上視頻快處,2023年6月1日起實施。
機動車試乘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
機動車試乘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試乘人損害,由提供試乘服務者承擔賠償責任的。試乘人有過錯的,應當減輕提供試乘服務者的賠償責任。
七、與道路有關責任主體
1、因道路管理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
A、原則上由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B、例外情形:道路管理者能夠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盡到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除外。
2、依法不得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行人,進入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損害,當事人請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擔賠償責任的,適用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即管理人已經采取措施并盡到警示義務的,可以減輕或者不承擔責任。
3、在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物品等妨礙通行的行為,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道路管理者不能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盡到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4、未按照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強制性規定設計、施工,致使道路存在缺陷并造成交通事故,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保險理賠
車主在理賠時的基本流程:(1)出示保險單證。(2)出示行駛證。(3)出示駕駛證。(4)出示被保險人身份證。(5)出示保險單。(6)填寫出險報案表。(7)詳細填寫出險經過。(8)詳細填寫報案人、駕駛員和聯系電話。(9)檢查車輛外觀,拍照定損。(10)理賠員帶領車主進行車輛外觀檢查。(11)根據車主填寫的報案內容拍照核損。(12)理賠員提醒車主車輛上有無貴重物品。(13)交付維修站修理。(14)理賠員開具任務委托單確定維修項目及維修時間。(15)車主簽字認可。(16)車主將車輛交于維修站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