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絕大多數企業都有設計過自家的畫冊,有品牌宣傳冊設計也有的是產品宣傳冊設計,過程中也不斷的提升公司畫冊設計的質量,從中達到更好的營銷推廣效果,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可是,有很多企業并不確定自己公司的畫冊設計是否會在營銷上起到更好的效果,往往是根據拍板人的喜好來決定畫冊設計的方向和終效果,這種現象是不對的,當能畫冊設計公司在設計過程中也有迫不得已的情況,畢竟幾乎所有的畫冊設計都是商業設計!當企業本身的審美以及對畫冊設計的認知足夠清晰的時候,一本畫冊設計的好壞就很容易區別了!
以下是經過我們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如何區別畫冊設計好壞的幾個因素!
3:圖片清晰 畫面感強
現在社會都是看臉的時代,這句話不無道理,在畫冊設計中意思是說,能用圖片表達的盡量不用文字!圖片更能吸引客戶的關注,如果你的企業畫冊設計里面的圖片不高清,相對不叫模糊,沒有質感,可想而知,再好的排版都會受到不同的影響!企業在圖片的提供上,是需要花精力來整理的,特別涉及到產品畫冊設計上,產品本身就是亮點,要是產品圖片就很差,客戶的欣賞閱讀感就很差!這里提一句,產品畫冊設計中產品圖片的專業拍攝是必備的!
4:后期印刷制作
有很多企業往往也愿意花費一定的設計費來設計畫冊,但在后一個環節上覺得不需要浪費,那就是印刷工藝及質量的的投入。一本好的畫冊是需要一定合適的工藝及材質才能體現出設計的兩點,同事也展現公司財力上的雄厚!
畫冊作為一種圖文并茂傳播信息的媒介,已經受到眾多企業的喜愛,如何有效辨別畫冊印刷的質量,有些公司在說明書印刷或者畫冊印刷的時候,擔心印刷廠會魚目混珠,糊弄自己,去以次充好,這個時候您就要懂得辨別紙張的材質與重要了。
圖片不存在
1、您要先知道印刷說明書、畫冊時主要用哪些紙,并且您能用肉眼辨別得出來。主要用到的有啞粉紙、雙銅紙、雙膠紙。
2、雙銅紙表面有一層乳白的涂層,看上去很光亮,手感很光滑,在光線下會反光。公司的宣傳畫冊印刷,超市的宣傳單印刷一般都是雙銅紙。啞粉紙和雙銅紙的構成原理一樣,只是表面的涂層不同,啞粉紙表面不反光,摸起來比較細膩,平滑。多用于一些藝術感比較強的畫冊印刷。
雙膠紙,即書寫紙,類似于打印機用的那一種紙,較白,也較光滑。用肉眼仔細看,可以清楚看到紙張的紋理,紙面比雙銅紙、啞粉紙略顯粗糙。
2、紙張的克數與厚度有很大的關系,一般越重的紙越厚。
我們可以用游標卡尺或者數顯卡尺(前提條件是經過專業機構校正過的)測量紙張的厚度。通過卡尺的測量,您就可以清楚知道不同克數紙張的厚度。
我們知道。不同品牌的紙張厚度是存在一些細微差別的,印刷廠提供樣品時,您先問一下是哪種品牌的紙。當您對采購的說明書印刷、畫冊印刷材質有一定了解的時候,才能正確地判斷印刷廠的樣品是否跟自已手中的說明書一致。
畫冊,即要有圖有文。圖片與文案的關系不是雞與蛋的關系,而是相伴相生,相輔相成。從經驗來看,二者的關系協調,主要依賴創作者自身。若是文案人員主導,則圖片配合文案的可能性大,圖片占從屬地位。若是設計人員主導,則反之。當然,具體到某個畫冊,與所屬行業特征也有關,如服裝、化妝品之類行業的畫冊更倚重于圖片表現。
從另一角度講,畫冊要以圖為主,文案做點睛之用。畫冊文案寫作呈圖形化趨勢,即打破文章寫作的慣例,依據“讀圖時代”的閱讀方式,充分發揮畫冊的優勢,將文案與圖有機結合起來。有時文字適應圖片,有時圖片配合文字,文字與圖片緊密結合,而不是分隔開來。圖、文配套,形成呼應,渾然一體。達到“悅讀”是目的。
在企業畫冊印刷設計的時候,往往都會有一道添加底色的工序,通過這道工序可以讓畫冊更有個性化,雖然只是一道簡單的工序,但是卻在畫冊中起到畫龍點睛之筆,如果運用的好,可以有效的提升畫冊的藝術效果,下面就印客聯盟畫冊印刷添加底色時來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注意事項。
首先為了使成批的畫冊印刷品的底色相一致應該采用封套印刷,這種工藝可以使墨層更為的平服,而且印刷出來的版面不會花也不會出現白點,可以真實的反映出原稿的藝術效果。另外還可以采用專色進行印刷,利用這種工藝可以突出圖片的特點,提升整體的精美度。
在進行印刷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應該盡量的采用一兩個專色來作為畫冊印刷的底色,不要過于復雜,一復雜閱讀起來就沒有重點,整體的設計效果要盡量的簡單,色調的選用要自然,在過度和變化的時候也要有和諧度,如果兩種色調相差過大,也會讓人覺得突兀和不舒服,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巧妙的運用色彩來突出畫冊的表達重點,通過視覺效果來調動消費者的閱讀興趣。
另外在專色的色調選用上,要遵循統一性,符合畫冊的內涵。而在印刷的時候,也要盡量的保證和原稿色調的一致性。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提升畫冊印刷的藝術效果,達到宣傳的目的。
被稱為“管理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之父”的彼得?德魯克圍繞企業的市場定位有兩句頗為發人深省的話。一句是:不確定性并不可怕,關鍵在于管理者必須學習掌握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發展與變化的機遇。另一句是:企業的目的在企業之外,那就是創造客戶。為顧客貢獻了什么,創造了什么,這是企業對自身定位的基礎。
這兩句話準確地回答了眼下印刷業遭遇的兩大問題。
其一,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印刷業的不確定性在加大。人們的閱讀習慣在變、印刷工藝在變、流通方式也在變……面對這一連串的不確定性,我們應該怎么辦?印刷業、特別是書刊印刷業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大師的答案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發展機遇。
其二,大師告訴我們,面對變化中的市場,企業自身定位的基礎是:清晰地回答我們企業究竟創造了什么?能為顧客貢獻什么?搞清楚了這兩個問題,企業的定位也就隨之一目了然。
變化一,市場要求印企主動提供更多服務
印刷企業的領導要在市場的不確定性中尋找到發展機遇,首先就應該清楚地了解印刷行業在知識經濟時代與工業經濟時代存在著什么不同?只有明白了不同時代印刷產業在市場定位上的差異,主動地順應變化,才有可能尋覓到企業的發展機遇。那么,在知識經濟時代與工業經濟時代,印刷行業的市場定位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一言以蔽之,的不同是產業的歸屬發生了變化,市場要求印刷企業主動提供的服務比以前來得更多。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后,有人把現時的印刷稱為是集信息技術、創意設計、加工服務三者于一體的新興產業,它既有著傳統印刷為他人提供加工服務的、屬于第二產業的一面,又有著與信息技術、創意設計聯系在一起,為客戶提供一攬子服務、屬于第三產業的一面。有人將之戲稱為二點五產業。
對企業來說,正確認識印刷屬性的這一變化,就意味著需要相應調整企業的市場定位,調整企業的內部設置;就意味著傳統的印刷企業應該充分運用發展中的信息技術為客戶提供關聯服務;必須自覺地延伸產業鏈為客戶提供的便利……
對知識經濟時代印刷業市場出現的這一根本性變化,企業領導意識得越早,調整得越早,參與市場發展的機會就越多,企業的贏利能力就越強。反之,在印刷業的定位發生變化以后,企業依然徘徊于傳統之中,沒有適應形勢的變化,那就必定日子越過越艱難,路子越走越窄,直到被社會無情淘汰。
變化二,站在客戶立場幫助客戶了解市場
在新時期,印刷業作為介于第二、第三產業之間的新興產業,它就必須把為客戶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作為企業的全部責任。以前,印刷企業是你要求我完成什么,我幫助你完成什么,創意完全在對方。現在則應該是,市場上需要什么,我幫助你設計什么,與客戶共同開發市場、服務市場。只有客戶的產品為市場所接受,印刷企業才有可能伴隨著客戶的發展而發展。在上海已經出現沒有印刷工廠的印刷服務企業,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站在客戶的立場幫助客戶了解市場,提供創意,直到為客戶所接受。
應該承認,這是伴隨著市場的進步,先知先覺的印刷企業提出的嶄新服務理念。須知,要做到先于客戶提出市場需求,做好服務準備,沒有一心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思想是不可能做到的。
拿這類公司的運營理念與依然停留在原有加工服務基礎上的企業比,他們的理念、他們的服務當然更令客戶滿意。這就是二點五業態對印刷企業提出的新要求。
變化三,運用信息技術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
傳統的印刷企業是重生產、輕設計,或者壓根兒就沒有為滿足客戶要求而存在的設計部門。現在,這一要求已經擺到所有印刷工廠的面前,客戶需要印刷企業幫助他們完成全部策劃,而且要有數個方案可供選擇。
這一做法無疑大大方便了客戶,但對印刷企業而言,組建相應的專業設計機構就成了印刷企業承接業務的先決條件。而且,印刷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就區分在你的設計能力強弱上,創意設計能力越強的企業能夠承攬到的業務就越多,加工工價也高。反之,依舊滿足于傳統的加工型生產,做得很忙,卻是低層面、微利潤。兩者間的差異顯而易見。
印刷定位為二點五產業,就意味著企業應該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雅昌集團把一家傳統的印刷企業打造成集傳統印刷、IT、文化藝術于一體的新型企業,就是抓住網絡發展的機遇,以“為人民藝術服務”為己任,運用信息技術為藝術家和對藝術有興趣的人民大眾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務。結果,當然是贏得了更多的客戶,也吸引了本不屬于印刷產業的服務對象。
在知識經濟時代,不少機會就是給予敢于創新、敢于開發、敢為人先的勇敢的企業家。在時代變遷的時候,需要圈內人士更多地跳出印刷看印刷,突破傳統思維,創造更多的新奇。
變化四,企業自覺延伸產業鏈
為客戶提供便捷也是新定位給印刷企業提出的要求。既然印刷是介于第二、第三產之間的產業,它就
不僅應該像傳統二產一樣,盡心盡責地完成產品加工,而且還要像屬于服務業的三產一樣,讓客戶感到的方便。
客戶希望把頭腦中的設想具化為產品,企業就應該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實樣。客戶需要把終產品送達客戶的手中,印刷企業就應該開拓物流網絡,千方百計地為客戶提供既便捷又到位的服務,讓客戶得到百分之百的滿足。
企業家是做什么的?管理大師德魯巴設定了四方面的任務:其一是設定目標,其二是樂于溝通,其三是精于考核,其四是善于培訓。在這四項任務中,設定目標無疑是關鍵的。只有準確地設定目標,才能通過溝通組織起員工,通過考核提高生產效率,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技術水準和工作責任心。因此,“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要重要得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兩者兼得”。定位就是為了保證企業家“做正確的事”,避免在傳統思維下只求“正確地做事”,結果可能因為定位不準確,終是勞而無功。對此,所有的企業家都應該盡力加以避免。
為顧客貢獻什么、創造什么,是企業定位的基礎。明白了印刷行業在新形勢下定位已經發生變化,就可以從自己所在的企業究竟能“為顧客貢獻什么、創造什么”的角度去思索企業的自身定位。企業的定位準確了,企業的獲利能力就增強了,就有可能更多地去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的獲利能力、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兩者都是企業家應該努力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