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用戶端會使用定向天線接收從衛星返回的信號,隨后通過解碼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碼,將解碼后的信號輸出到電視終端,這樣我們就能正常收看到電視節目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 “衛星鍋” 就是一種拋物面天線,它能夠把來自衛星的信號集中反射到饋源組件(LNB,低噪聲放大器),LNB 會對信號進行放大并傳送到室內接收機,接收機再配合解碼卡完成后的解碼工作,鑒于衛星電視傳輸的信號通常是經過加密的,所以只有擁有合法解碼卡的用戶才可以觀看到節目內容。
衛星電視具備的顯著優勢。
(一)覆蓋范圍廣優勢:衛星電視有著覆蓋范圍廣這一顯著優勢。從理論上來說,一顆衛星可以覆蓋約 1/3 的地球表面,只要發射 3 顆互成 120° 的同步衛星,就能實現除南極和北極少部分地區外的全球性電視廣播。相較于地面電視依靠眾多發射塔來進行信號傳輸,其覆蓋面積的局限性就比較明顯了。比如在一些偏遠山區、廣袤的草原或者茫茫的海洋上,想要依靠地面電視發射塔去實現信號覆蓋,成本且很難做到覆蓋。但衛星電視憑借其高空衛星的優勢,信號能夠輕松抵達這些區域,打破地域限制,將電視節目傳播到更廣泛的地方,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機會接收到豐富多彩的電視內容。
(三)能源效率及投資優勢:在能源效率及投資方面,衛星電視同樣具備優勢。發射功率僅僅只有 200W 的直播同步衛星,就能覆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然而在地面建立一座高達 200 米的電視發射塔,即便其發射功率達到 50kW,覆蓋面積也僅有 2.3 萬平方公里。過去我國收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除杭州地區外,其它地區基本都需要先由微波電路傳送到大中城市,再經過大量的電視發射臺或差轉臺進行發射與轉發,供各地觀眾收看,如果一直采用這種微波傳輸的方式來實現電視覆蓋,那就得建造成千上萬座微波中繼站和電視發射臺,無論是建設成本還是后續的維護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但要是采用同步衛星傳輸的方式,僅需發射 1-2 顆衛星,再與地面站配合就行,投資少、見效快,能在節約能源的同時,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大面積區域的電視信號覆蓋,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
常見問題處理?
如果在調整過程中遇到問題,例如信號質量差、無法搜索到頻道等,可以嘗試以下方法解決:
檢查饋線是否完好,有無斷裂或接觸不良;
調整衛星電視接收器的角度,確保其正對所使用的衛星;
確認當地的衛星信號是否正常;
嘗試重新啟動衛星電視接收器;
檢查衛星電視接收器的固件版本是否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