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泳加工” 通常指電泳涂裝(Electrophoretic Coating,簡稱 E-coating),是一種利用電場作用將帶電涂料顆粒均勻沉積在工件表面,形成優質涂層的工業涂裝技術。其核心優勢在于涂層均勻性好、附著力強、環保性高,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五金、醫療器械等領域。
前處理(關鍵:保證工件表面潔凈,決定涂層附著力)
脫脂:用堿性脫脂劑(如氫氧化鈉、表面活性劑)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塵(可采用噴淋或浸泡,溫度 50-60℃,時間 5-10 分鐘)。
酸洗 / 除銹:針對鋼鐵工件,用鹽酸、硫酸溶液去除表面氧化皮和銹蝕(時間 3-8 分鐘,需加緩蝕劑防止過腐蝕)。
磷化:工件浸入磷化液(如鋅系、錳系),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磷酸鹽薄膜(厚度 1-5μm),增強涂層與金屬的附著力,提升耐腐蝕性(溫度 30-40℃,時間 5-10 分鐘)。
水洗:用去離子水多次清洗工件表面殘留的化學藥劑,避免污染后續電泳槽液(通常需 3-4 道水洗,后一道為純水洗,電導率<10μS/cm)。
烘干:在 80-120℃烘箱中烘干工件表面水分(時間 15-30 分鐘),避免電泳時出現氣泡或涂層不均。
典型應用場景
汽車行業:占電泳加工份額,用于車身、車架、車門、輪轂等核心部件的底層涂裝(后續再噴色漆和清漆)。
家電行業:洗衣機內筒、冰箱側板、空調外機殼等,要求耐潮濕、耐銹蝕的部件。
五金與工程機械:水、門鎖、軸承、挖掘機鏟斗等,需長期暴露在惡劣環境的金屬件。
醫療器械:手術器械、醫療設備外殼,要求涂層、耐(需符合 FDA 或 ISO 10993 標準)。
水洗 1(脫脂后)
目的:沖洗工件表面殘留的脫脂劑,避免帶入后續酸洗 / 磷化槽。
工藝:常溫水洗,時間 1-2 分鐘,可采用噴淋方式提率。
控制:水洗后工件表面 pH 值應接近中性(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