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處理(保證涂層性能穩定)
烘干固化:將工件放入高溫烘箱,按涂料要求控制溫度(陰極電泳 160-180℃,陽極電泳 140-160℃)和時間(20-40 分鐘),使涂層交聯固化,形成終的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固化參數直接影響涂層硬度、附著力)。
冷卻檢驗:工件自然冷卻后,檢測涂層外觀(無流掛、針孔、色差)、厚度(用膜厚儀測量)、附著力(劃格法測試,需達到 GB/T 9286 標準 0 級或 1 級)、耐腐蝕性(鹽霧測試、耐溶劑測試)。
典型應用場景
汽車行業:占電泳加工份額,用于車身、車架、車門、輪轂等核心部件的底層涂裝(后續再噴色漆和清漆)。
家電行業:洗衣機內筒、冰箱側板、空調外機殼等,要求耐潮濕、耐銹蝕的部件。
五金與工程機械:水、門鎖、軸承、挖掘機鏟斗等,需長期暴露在惡劣環境的金屬件。
醫療器械:手術器械、醫療設備外殼,要求涂層、耐(需符合 FDA 或 ISO 10993 標準)。
后處理階段(固化:形成終涂層性能)
通過高溫固化使濕膜交聯成致密的干膜,賦予涂層硬度、耐腐蝕性等關鍵性能。
瀝干
操作:將工件懸掛瀝干表面水分,避免烘干時水分聚集導致涂層流掛。
烘干固化
核心:通過高溫使涂料中的樹脂、交聯劑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三維網狀結構。
關鍵參數:
溫度:陰極電泳 160-180℃,陽極電泳 140-160℃(需根據涂料類型調整,誤差 ±5℃);
時間:20-40 分鐘(從工件達到設定溫度開始計時,確保完全固化)。
注意:升溫速率需控制(通常 5-10℃/min),避免涂層因急劇升溫產生氣泡。
冷卻
操作:工件從烘箱取出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或強制風冷),避免高溫下接觸灰塵。
檢驗與修整
檢測項目:
外觀:無針孔、流掛、色差、縮孔等缺陷;
性能:膜厚(20-50μm,用膜厚儀測量)、附著力(劃格法測試,需達 0 級或 1 級)、耐腐蝕性(鹽霧測試、耐沖擊性);
修整:輕微缺陷(如小顆粒)可打磨后補涂,嚴重缺陷需退膜返工。
電泳加工的工藝流程環環相扣,前處理決定附著力,電泳參數決定涂層均勻性,固化參數決定終性能。實際生產中需通過自動化控制系統實時監控各環節參數(如槽液濃度、溫度、電壓),并定期維護設備(如超濾膜、電極板),才能穩定產出高質量的電泳涂層。該流程尤其適合大規模量產金屬工件(如汽車零部件、家電外殼),在保證涂層性能的同時兼顧環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