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選型要點
識別性能:優先選擇支持 “寬動態” 和 “強光抑制” 功能的設備,避免雨天、夜間車燈直射或正午強光導致識別失敗;同時確認設備是否支持新能源車牌、異形車牌(如掛車)的識別。
環境適應性:戶外使用需選 IP66 及以上防水等級的攝像頭和控制箱,低溫地區需確認設備支持 - 30℃~60℃的工作溫度,防止冬季結冰或夏季高溫死機。
聯動功能:根據需求確認是否需要聯動其他設備,如搭配補光燈提升夜間識別效果、聯動顯示屏顯示車輛信息(如 “歡迎回家”)、聯動收費系統實現自動扣費等。
穩定性與售后:選擇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品牌,確保設備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5000 小時;同時確認供應商是否提供上門安裝調試和 1 年以上的質保服務。
必須避開的禁忌位置
遠離小區入口的彎道處,防止車輛轉彎時因視線盲區,未看到閘桿而發生碰撞。
不選在靠近垃圾桶、快遞柜的區域,避免雜物堆積影響閘桿起落,或異味、污漬附著設備。
避開高壓電箱、變壓器等強電磁干擾源,防止影響道閘遙控信號和控制系統穩定性。
工地場景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門禁系統需具備以下關鍵功能:
人員管理功能
支持人臉識別或身份證刷卡,快速核驗人員身份,防止未登記的外來人員(如無關人員、未培訓人員)進入。
與住建部門的實名制平臺聯網,自動上傳人員考勤數據,滿足監管要求;同時記錄人員進出時間,方便項目方統計工時。
車輛管控功能
區分施工車輛(如渣土車、混凝土車)與社會車輛,僅允許登記過的施工車輛通過;可搭配車牌識別系統,實現自動抬桿,減少人工干預。
部分場景需支持 “人車綁定”,即司機刷卡后,對應車輛才能通行,避免車輛被無關人員開走。
聯動功能
未完成培訓、未佩戴帽的人員,刷卡或人臉識別時會觸發報警,禁止進入工地;部分系統可聯動帽識別攝像頭,實時檢測人員是否合規佩戴。
支持異常情況報警,如有人翻越圍墻、強行闖閘時,系統自動推送消息給安保人員,并聯動現場攝像頭錄像取證。
安裝位置建議
人員出入口
安裝在工地主大門內側,遠離施工區域,避免機械作業時碰撞設備;同時預留≥2 米的通道寬度,方便工人快速通行。
人臉識別終端的安裝高度建議為 1.2~1.5 米,與人員視線平齊,提升識別效率;避免正對強光或逆光位置,防止識別失敗。
車輛出入口
與人員通道錯開至少 3 米,避免人車混行導致事故;路面需平整,坡度≤3°,方便車輛停車識別。
道閘前方預留≥5 米的排隊空間,防止施工車輛擁堵到市政道路;若有渣土車等大型車輛,道閘桿長度需適配車輛寬度,避免剮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