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火災危險程度,可以將建筑各區域的火災風險等級分為危險區域、次危險區域、室內區域、室外區域。消防疏散距離的控制,通常是指危險區域和次危險區域的疏散距離控制。
為確保人員在火災發展到威脅人身之前疏散到區域,需要保證建筑內人員疏散完畢的時間小于火災發展到危險狀態的時間。很明顯,除首層區域外,其他樓層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疏散到室外區域,因此,有必要在建筑內部設立區域,在火災條件下,進入室內區域的出口,即可認為到達地點,不再考慮室內區域疏散至室外區域的疏散時間和距離要求。
現行規范要求的疏散距離,均為危險區域和次危險區域的疏散距離,通常不考慮室內區域內部的疏散距離。常見的室內區域,主要包括防煙前室、疏散樓梯(間)等,進入這些區域的疏散入口,稱為出口。
